兔年伊始,在A股市場經歷了2022年國內外各大事件的考驗后,開年以來整體表現相對積極,進一步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隨著權益市場日益成為財富管理的重要市場,A股長期投資價值凸顯,但不少投資者依然感到迷茫,糾結于要不要上車,既怕踏空錯過又怕再度被套,這種情況下有什么可行的方法?
在股市行情持續震蕩調整的背景下,做好資產配置尤為重要。說到資產配置,就不得不提到“固收+”策略基金。
“固收+”策略基金是指通過主投較低風險的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為主,同時輔以小部分權益類資產,并滿足一定回撤控制要求的基金。這類基金在股市上行時,可通過股票類資產的配置以力爭增厚收益,在股市下行或者震蕩時,可依托固收類資產的配置爭取提升基金資產整體防御能力,具有攻守兼備的優勢。
“固收+”,資產配置優選
目前,采用“固收+”策略投資的基金主要分布在一級債基、二級債基、偏債混合基金及部分靈活配置型基金等類型中。不妨以混合債券型二級債基指數和偏債混合型基金指數來衡量“固收+”策略的表現。
2015年以來的數據顯示,混合債券型二級債基指數和偏債混合型基金指數平均年化收益低于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的表現,高于中長期純債基金指數的表現,與此同時,年化波動率則遠低于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略高于中長期純債基金指數。
過往數據來看,與滬深300指數相比,混合債券型二級債基指數和偏債混合型基金指數在年化波動率和最大回撤都要優秀很多的情況下,年化收益率甚至更高。以二級債基和偏債混合型基金為例,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全市場二級債基總規模超過9300億,相比2020年四季度末增長超1.78倍;偏債混合型基金2020年呈爆發式增長,2022年四季度末全市場規模超過5600億,較2020年四季度末增長超1.15倍 。
靜待春暖花開
隨著權益市場的回暖,“固收+”產品也在默默積蓄凈值向上的力量。
2月23日,博時基金首席基金經理過鈞將帶著新產品——博時信享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A類代碼:017769;C類代碼:017770)與投資者朋友見面。
作為“固收+”領域的投資專家,過鈞是目前公募市場上為數不多的“雙10”基金經理,即管理單一基金任職時間滿10年,任職年化回報大于10%。他擅長股債兩方面投資,國債、利率債、信用債、可轉債等都在涉獵范圍,在股票方面做到價值與成長兼顧,在行業上做到了寬覆蓋,涉獵范圍涵蓋金融、地產、傳媒、化工等。
展望2023年,過鈞認為較之前更為樂觀,從基本面上來看,債券市場利率債收益率可能再次逐步上行,但高點取決于經濟恢復的力度;信用債估值風險大部分釋放,信用利差也進入合理區間,希冀尋找更好的進入時點。
在權益市場方面,過鈞認為機會將大于2022年,三次重回3000點的市場給投資者提供了足夠的時間進行品種選擇;轉債市場,則看好部分正股有機會、轉股溢價率合理的轉債品種。
“預計過去五年的結構性調整將進入尾聲,經濟增長將成主要關注點。經濟數據有望逐步穩步回升。”
風險提示:基金不同于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收益,基金凈值存在波動風險,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及《產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時關注本公司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于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適當性匹配意見并不表明對基金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基金合同中關于基金風險收益特征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并自行承擔風險,不應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為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本材料中所提及的基金詳情及購買渠道可在管理人官方網站查詢-博時基金-基金產品,博時基金相關業務資質介紹網址為:http://www.bosera.com/column/index.do?classid=00020002000200010007。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