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汽車音響教學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汽車音響改裝教學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汽車目錄一覽:
汽車音響調音正確的延時
汽車音響調音正確延時的方法。你按下面操作,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么是延時,1、延時的概念,其實就是要將每個喇叭發出來的聲音,最好同時到達你所設定的皇帝位,如駕駛位。在汽車音響的主動式分音里,最主要就是每個聲道的高音,與中低音,由于不同于家用音響裝在一個平面上,因此,用延遲技術,將高音與中低音到達聆聽位置的時間一致;這是其一。其二,也可以不需要去調左右聲道平衡的BALANCE功能,(只要是汽車音響主機,都有這個功能),可以讓你精確地將左右聲道所還原的中心音場的位置調到你的正前方,或者車的正中央。
2、怎樣計算延時,這和主機的品牌商的設計有關,行業里最出名的日本阿爾派是顯示時間,先鋒是直接用距離。
A、測量方法:各揚聲器到聆聽者位置的實際距離,用卷尺直接量各揚聲器(高音,中低音)到聆聽者的位置(有真人坐在駕駛位作參考),記錄各單元到揚聲器的距離。
注意:超低音不用此方法,調校方法下面有詳述。如果是三分頻的,中高音作為一路,中低音為一路,那么中高音的測量取兩者測量距離的平均值。
B、阿爾派的主機或處理器:它是用ms(毫秒)來計算,通常一步為0.1ms。它的延時處理是參考最遠距離的揚聲器,其它揚聲器以此為參考,依次用它們的距離差,單位為mm毫米,除以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343m/s,就可以得出這個值,如所測距離差為1.25m,那么該揚聲器對參考揚聲器所需要延時為:3.6ms。每個揚聲器的時間延時處理,都按此方法去做。
例如后右聲道的中低音,通常距離最遠,例如為2.25m,前左聲道的中低音例如為0.5m,那么前左聲道它的計算方法是2.25-0.5=1.75m,1.75X1000/343=5.1ms。這里要求后右聲道的輸入值為0。
C、先鋒的主機和處理器:它是用mm毫米來計算的,通常每一步為12.7mm(半英寸)來計算,它的方法很簡單,直接測量每個揚聲器的距離,再輸入到對應聲道即可。
3、超低的延時,相位的關系大過距離的關系。因為超低一般還原80Hz以下的聲音,其波長超過4m,這時用計算距離的方式基本上達不到要求,而且測量非常不準確。在這時,超低的延時,最主要是配合低音的相位,使超低的相位與前聲場中低音相吻合。這里最主要是考量調校技師的聽力,以及對超低與中低音銜接的聲音真實特點所在。我們的經驗是,大幅度調校超低的延時,使中低音部分聽感渾然一體,強勁有力。
想學汽車音響改裝
學改裝汽車當人是學音響改裝的好,做音響改裝的有車族還是很多的,學到初級水平的話還是音響改裝的難度高一點,大概半年就能達到初級的水平,如果樓主確實想在改裝汽車這個行業干的話,還是找個改裝店邊做學徒邊學習的最好,不給工資,包吃包住,和師傅搞好關系,能學到很多東西。音響改裝在小城市還是有一定得市場的,不過還是要考慮這個小城市的規模,買車的人有多少,多少人愿意去做音響改裝,最好做個市場調研最好了。
汽車音響基礎知識
廣州車元素提供技術支持
阻抗:專指"交流電里的阻力、抗力。阻抗并不是單一的的東西,它是由直流電流的阻力(Resistance)、電感對頻率的反應特性(感抗,Inductive Reactance)以及電容對頻率的阻力特性(容抗,Capacitive Reactance)所組成。不過,由于通常我們談到阻抗值多少時,僅以歐姆表示,所以很容易讓人誤以為阻抗僅是單純的"直流電流的阻力”而已。
同軸線:同軸線兩條導線,其中一條居于中心位置,另一條則以網狀結構環繞在中心線周圍,中心線與網狀線之間有絕緣材料隔離。由于中心線與網狀層呈同軸排列,所以得名。
光纖: 光纖就是可以傳送光線的纖維。
平衡線:所有的信號線都需要用兩條導線,其中一條出,一條進,也就是說一條是信號的輸出通路,另一條是信號的回路。一般的信號線里把這兩條導線分為正負,正線就是輸出通路,負線就是信號回路與接地共享。另有一種信號線使用在平衡系統上,它內部有三條導線,外部以XLR端子連接。內部三條導線中,其中一條負責傳送正相信號,另一條負責傳送反相信號,另第三條負責接地。
RGB:紅綠藍。這是"視訊”的紅綠藍,而非印刷、相片、物體的紅綠藍。又被稱為三原色(Primary),是說所有視訊系統里能夠看到的色彩都是由紅綠藍三色組成。
VGA:IBM于1987年所推出的計算機監視器規格,其解像度為640x480。
SACD:Super Audio CD。直譯超級CD。這是一種凌駕在CD之上的新音樂載體,也是CD的原發明者SONY與Philips聯手推出的新格式,是采用DSD錄音方式。
DVD-Audi既是音頻DVD,是一種以DVD音訊規格來取代CD的新的一種音頻格式。
CD:索尼和飛利浦公司聯手研制的一種數字音樂光盤,有12cm直徑和8cm直徑兩種規格,以前者最為常見,它能提供74分鐘的高質量音樂。
DVD:一種外型類似CD的新一代超大容量光盤,它將廣泛應用于高質量的影音節目記錄和用作電腦的海量存儲設備。
D/A轉換器:數碼音響產品(例如CD、DVD) 中將數字音頻信號轉換為模擬音頻信號的裝置。D/A轉換器可以做成獨立的機器,以配合CD轉盤使用,此時常常稱為解碼器。
CD轉盤:將CD機的機械傳動部分獨立出來的機器。
超取樣:取樣頻率數倍于CD制式的標準取樣頻率44.1kHz,其目的是便于D/A轉換之后數碼噪聲的濾除,改善CD機的高頻相位失真。早期的CD機使用2倍頻或4倍頻取樣,近期的機器已經達到8倍或者更高。
HDCD:High Definition Compact Disc(高解析度CD)的縮寫——一種改善CD音質的編碼系統,兼容傳統的CD,但需要在帶HDCD解碼的CD機上重放或外接一臺HDCD解碼器才能獲得改善的效果。
比特(bit):二進制數碼信號的最小組成單位,它總是取0或1兩種狀態之一。
比特流:飛利浦公司的一種將CD數碼信號轉換成模擬音樂信號的技術。
杜比B,C,S:美國杜比公司研制的系列磁帶降噪系統,用于降低磁帶錄音產生的“嘶嘶聲”,擴展動態范圍。B型降噪系統能降噪10dB,C型增加到20dB,S型則可達24dB。
杜比環繞聲(Dolby Surround):一種將后方效果聲道編碼至立體聲信道中的聲音。重放時需要一臺解碼器將環繞聲信號從編碼的聲音中分離出來。
杜比定向邏輯(Dolby Pro-Logic):在杜比環繞聲的基礎上增加汽車音響教學了一個前方中置聲道,以便將影片中的對白鎖定到屏幕上。
杜比數字(Dolby Digital):也稱為AC-3,杜比實驗室發布的新一代家庭影院環繞聲系統。其數字化的伴音中包含左前置、中置、右前置、左環繞、右環繞5個聲道的信號,它們均是獨立的全頻帶信號。此外還有一路單獨的超低音效果聲道,俗稱0.1聲道。所有這些聲道合起來就是所謂的5.1聲道。
AV功放:專門為家庭影院用途而設計的放大器,一般都具備4 個以上的聲道數以及環繞聲解碼功能。
杜比數字放大器:也稱為AC-3放大器,一種帶杜比數字解碼功能的AV功放。
THX:美國盧卡斯影業公司制定的一種環繞聲標準,它對杜比定向邏輯環繞系統進行了改進,使環繞聲效果得到進一步的增強。THX標準對重放器材例如影音源、放大器、音箱甚至連接線材都有一套比較嚴格而具體的要求,達到這一標準并經盧卡斯認證通過的產品,才授予THX標志。
THX 5.1:基于杜比數字系統的THX。
DTS:分離通道家庭影院數碼環繞聲系統(Discrete-channel home cinema digital sound system),它也采用獨立的5.1聲道, 效果達到甚至優于杜比數字環繞聲系統,是杜比數碼環繞聲強勁的競爭對手。
SRS:美國SRS公司的一種用兩只音箱產生環繞聲效果的系統。
分頻器:音箱內的一種電路裝置,用以將輸入的音樂信號分離成高音、中音、低音等不同部分,然后分別送入相應的高、中、低音喇叭單元中重放。
雙放大器分音(Biamping):音箱的每一只喇叭單元由一個獨立的放大器通道來進行驅動的一種連接方式。一對兩分頻的的音箱需要使用兩臺立體聲功放和兩對喇叭線。見“雙線分音”。
雙線分音(Biwiring):用兩套喇叭線分別傳送音樂信號的高、低音部分的一種接線方式。雙線分音需要使用具備兩對接線端子的專門設計的音箱。
橋接:是取兩部相同的立體后級擴大機,每一部擴大機都把左右立體聲轉為單聲道的橋接擴大機。
放大器: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的統稱。
功率放大器:剪稱功放,用于增強信號功率以驅動音箱發聲的一種電子裝置。不帶信號源選擇、音量控制等附屬功能的功率放大器稱為后級。
前置放大器:功放之前的預放大和控制部分,用于增強信號的電壓幅度,提供輸入信號選擇,音調調整和音量控制等功能。前置放大器也稱為前級。
合并式放大器:將前置放大和功率放大兩部分集中在一個機箱內的放大器。
膽機:電子管放大器的另一種說法。
唱頭:它是用來再生黑膠唱片聲波的重要設備,最常見的為動磁唱頭與動圈唱頭。
同軸喇叭:同軸喇叭是一個高音單體安置在一個中低音或低音單體的圓心位置上,這兩個單體并非全音域單體,而是各有各的分頻網絡。它的好處是沒有單體安置位置的時間相位問題,兩個單體的聲波同時到達聆聽者耳朵,音像準確,寬松。
號角喇叭:是一個發聲的壓縮式驅動器加上一個號角的喉部,最后再加上一個號角開口,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號角喇叭。
額定功率:對功放來說,額定功率一般指能夠連續輸出的有效值(RMS)功率汽車音響教學;對音箱來說,額定功率通稱指音箱能夠長期承受這一數值的功率而不致損壞,這不意味著一定需要這么大功率的功放才推得動,音箱的驅動難易主要由其靈敏度和阻抗特性來決定。也不意味著不能配輸出功率大于音箱額定功率的功放。正如開汽車一樣,駕駛300公里時速的跑車不等于就會發生車禍,汽車音響教學你可以不開那么快。同樣,只要音量不盲目加大,大功率功放一樣可以配小功率音箱。
峰值音樂輸出功率(PMPO):以音樂信號瞬間能達到的峰值電壓來計算的輸出功率,其商業意義大于實際作用。PMPO功率可以比國際公認的有效值額定輸出功率(RMS)高出3至4倍,例如早期的手提式收錄機每聲道RMS功率僅4、5瓦,但采用PMPO來標示,數值一下就可以增大到20W左右。
單端放大:功放的輸出級由一只放大元件(或多只元件但并聯成一組)完成對信號正負兩個半周的放大。單端放大機器只能采取甲類工作狀態。
推挽放大:功放的輸出級有兩個“臂”(兩組放大元件),一個“臂”的電流增加時,另一個“臂”的電流則減小,二者的狀態輪流轉換。對負載而言,好象是一個“臂”在推,一個“臂”在拉,共同完成電流輸出任務。盡管甲類放大器可以采用推挽式放大,但更常見的是用推挽放大構成乙類或甲乙類放大器。
甲類:又稱為A類,在信號的整個周期內(正弦波的正負兩個半周),放大器的任何功率輸出元件都不會出現電流截止(即停止輸出)的一類放大器。甲類放大器工作時會產生高熱,效率很低,但固有的優點是不存在交越失真。單端放大器都是甲類工作方式,推挽放大器可以是甲類,也可以是乙類或甲乙類。
乙類:又稱為B類,正弦信號的正負兩個半周分別由推挽輸出級的兩“臂”輪流放大輸出的一類放大器,每一“臂”的導電時間為信號的半個周期。乙類放大器的優點是效率高,缺點是會產生交越失真。
甲乙類:又稱AB類,界于甲類和乙類之間,推挽放大的每一個“臂”導通時間大于信號的半個周期而小于一個周期。甲乙類放大有效解決了乙類放大器的交越失真問題,效率又比甲類放大器高,因此獲得了極為廣泛的應用。
失真:設備的輸出不能完全復現其輸入,產生了波形的畸變或者信號成分的增減。
諧波失真:由于放大器不夠理想,輸出的信號除了包含放大了的輸入成分之外,還新添了一些原信號的2倍、3倍、4倍……甚至更高倍的頻率成分(諧波), 致使輸出波形走樣。這種因諧波引起的失真叫做諧波失真。
交越失真:乙類放大器特有的一種失真。這種失真產生的機理是因信號的正負半周分別由不同的兩組器件進行放大,正負兩邊的波形不能平滑地銜接。
音染:音樂自然中性的對立面,即聲音染上了節目本身沒有的一些特性,例如對著一個罐子講話得到的那種聲音就是典型的音染。音染表明重放的信號中多出了(或者是減少了)某些成分,這顯然是一種失真。
聲壓:表示聲音強弱的物理量。
聲壓級:以分貝數表示的聲壓。
靈敏度:對放大器來說,靈敏度一般指達到額定輸出功率或電壓時輸入端所加信號的電壓大小,因此也稱為輸入靈敏度;對音箱來說,靈敏度是指給音箱施加1W的輸入功率,在喇叭正前方1米遠處能產生多少分貝的聲壓值。
電平:電子系統中對電壓、電流、功率等物理量強弱的通稱。電平一般以分貝(dB)為單位來表示。即事先取定一個電壓或電流數作為參考值(0dB),用待表示的量與參考值之比取對數,再乘以20作為電平的分貝數(功率的電平值改乘10)。
分貝(dB):電平和聲壓級的單位。
阻尼系數:負載阻抗與放大器輸出阻抗之比。使用負反饋的晶體管放大器輸出阻抗極低,僅零點幾歐姆甚至更小,所以阻尼系數可達數十到數百。
反饋:也稱為回授,一種將輸出信號的一部分或全部回送到放大器的輸入端以改變電路放大倍數的技術。
負反饋:導致放大倍數減小的反饋。負反饋雖然使放大倍數蒙受損失,但能夠有效地拓寬頻響,減小失真,因此應用極為廣泛。
正反饋:使放大倍數增大的反饋。正反饋的作用與負反饋剛好相反,因此使用時應當小心謹慎。
動態范圍:信號最強的部分與最微弱部分之間的電平差。對器材來說,動態范圍表示這件器材對強弱信號的兼顧處理能力。
頻率響應:簡稱頻響,衡量一件器材對高、中、低各頻段信號均勻再現的能力。對器材頻響的要求有兩方面,一是范圍盡量寬,即能夠重播的頻率下限盡量低,上限盡量高;二是頻率范圍內各點的響應盡量平坦,避免出現過大的波動。
瞬態響應:器材對音樂中突發信號的跟隨能力。瞬態響應好的器材應當是信號一來就立即響應,信號一停就嘎然而止,決不拖泥帶水。
信噪比(S/N):又稱為訊噪比,信號的有用成份與雜音的強弱對比,常常用分貝數表示。設備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產生的雜音越少。
正弦波:頻率成分最為單一的一種信號,因這種信號的波形是數學上的正弦曲線而得名。任何復雜信號——例如音樂信號,都可以看成由許許多多頻率不同、大小不等的正弦波復合而成。
波長:聲波在一個周期內的行程。波長在數值上等于聲速(344米/秒)除以頻率。
屏蔽:在電子裝置或導線的外面覆蓋易于傳導電磁波的材料,以防止外來電磁雜波對有用信號產生干擾的技術。
阻抗匹配:一件器材的輸出阻抗和所連接的負載阻抗之間所應滿足的某種關系,以免接上負載后對器材本身的工作狀態產生明顯的影響。對電子設備互連來說,例如信號源連放大器,前級連后級,只要后一級的輸入阻抗大于前一級的輸出阻抗5-10倍以上,就可認為阻抗匹配良好;對于放大器連接音箱來說,電子管機應選用與其輸出端標稱阻抗相等或接近的音箱,而晶體管放大器則無此限制,可以接任何阻抗的音箱。
煲機:新器材使用之前的加電預熱過程,以便讓器材的聲音進入穩定的狀態
汽車音響改裝搭配技巧
大家都特別熱衷于音響改裝,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談談音響,音響也是很講究的,尤其是高保真級別的音響器材,只有搭配恰當,能充分發揮系統的潛能,搭配不當的話,則會產生“瓶頸效應”,如果是這樣,那么音質就可能達不到所想的要求汽車音響教學了,而且還花了冤枉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所以,大家事先先了解了關于音響的搭配方面的知識,對汽車改裝音響的車友們是有很大幫助的。
汽車音響教學我們進入正題,首先選擇的時候,必須要知悉兩個方面汽車音響教學:一方面是各環節功率的匹配,第二方面就是不同品牌器材的聲音取向。
因為各環節功率的匹配是音響搭配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所以它直接就決定了輸出音質的好壞,這個倒不難,大家跟著汽車音響教學我接著向下看,一切自會揭曉。
對于大部分車友們來說,選擇一臺好的功放比選擇名牌的喇叭或者機頭要重要,那就需要在功放上投入的資金相對比喇叭或者機頭要更多一些,這樣更容易播放出好聲音。
關于聲音取向原則汽車音響教學:不同的品牌有著不同的聲音取向,胡亂搭配很可能會降低整個系統的聲音素質。在音響業界中,主要分為三大種類:歐洲聲、美國聲、日本聲。這三類聲音特點很分明,歐洲聲注重聲音的還原,講究原汁原味,真實、嚴謹是其最重要的體現;美國聲偏重于對低頻的加強,講究震撼,有西部牛仔一樣的粗獷和豪邁;而日本聲則喜歡對聲音進行美化和修飾,雖然不是原汁原味,但是修飾過后的聲音的確很合很多人的口味。目前國產品牌的器材多屬于美國聲和日本聲。
所以,在選擇汽車音響的時候要首選考慮自己喜歡什么類型的音樂,如果你喜歡搖滾、重金屬一類的音樂,那么應該選擇具有美國聲的器材來作為搭配,然后才從價格出發來考慮選擇進口的還是國產的品牌。而如果你喜歡聽人聲和器樂的質感,那么具備歐洲聲表現的器材是你首先要考慮的;如果你喜歡聽流行音樂或者是輕音樂,那么具有美化音染的日本聲器材是你最佳的選擇。在安裝前一定要詢問清楚各種器材的表現風格,或者告訴改裝師傅你喜歡的音樂類型,汽車改裝店的專業人員會根據你的喜好為你推薦、進行搭配。
最后對聲音取向最有影響力的環節是功放和喇叭環節,所以不能忽略喇叭和功放,那么喇叭和功放怎么選擇呢?
喇叭的選擇:
1.在音樂不失真的狀態下,喇叭的振動次數越高,說明喇叭的靈活性越強,表現能力越強。一定注意元件數量的多少,并不能起決定性的作用,關鍵要看電子元件的質量。
2.磁鐵分強磁性、低密度、高密度、弱磁性等幾類。如果是個低密度弱磁鐵的喇叭,它的效果肯定不會好,而且體積大,安裝起來也不方便。然而喇叭的實際功率只有用儀器檢測才能得到準確的結果,要想讓喇叭發揮出完美的音樂,需要功放和喇叭的完美匹配,所以說,標稱功率并不是越大,喇叭的實際功率就越大。
功放的選擇:
選擇功放時,除了看功率外,功放的保險絲是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然后就是散熱,散熱的穩定性關系到功放的使用壽命和穩定的工作,好的功放必定有穩定良好的散熱系統,一般來說,從外觀就能簡單的判斷功放的散熱好壞,散熱穩定的功放,散熱片外觀光滑細致,散熱空巢很深,散熱片熱傳導好,當然,這也與功放的種類有關。
總的來說,要想選到稱心如意的音響,就要一切從與喇叭的匹配為基準,匹配的項目大致就是上面幾個方面,搭配一套好的音響系統,應該不是問題。
汽車音響播放出來的音樂效果和喇叭的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而喇叭又和功放的功率匹不匹配又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不匹配,必然又會影響到喇叭播放音樂的效果。分頻器會使得系統具有擴充性,可自由對功放和揚聲器進行組合。
溫馨提示:擁有一套完美的汽車音響系統對于自己來說是一種另類別樣的享受,一邊開車,一邊享受的音樂的陶冶,忘卻一切煩惱,帶給自己以及家人朋友好心情!
汽車音響改裝怎么調音?
調音前的準備工作:
1)、將主機的附加功能全部恢復到出廠默認狀態,高、中、低音全部置中,就是即不增加也不衰減,前后聲場、左右平衡也一樣,(這種狀態我們暫且稱之為中間狀態吧,這樣做的好處是—即使每張碟的錄音效果都不一樣,我們都可以利用調整功能適當的增加一些高音和低音來補充,反之,可以利用來削減)
2)、將功放的音量(GAIN)全部設置在最低的位置(MIN)
3)FILTER(濾波器設定)設置在OFF
4)CROSSOVER(截止頻率)設置在最低(如圖就是50HZ)
5)低音炮功放同樣是這樣處理
為什么這樣做?接下來我一步一步解釋。
2011-7-29 15:56 上傳下載附件 (29.1 KB)
調音開始了。
第一步:
開主機,播放一些高保真的人聲碟或低音動態強勁一些的碟,將音量扭到過半或3/5的位置(這里的做法和教材上有所不同,教材上講求將功放調整成最大的不失真功率輸出,我這樣做的原因是:一、改裝店的所謂調音師傅有些也很菜,很多人未必分得出失真的臨界點。作為車主的話,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就更不用說了。二、很多店家和車主并不知道低音的重要性,為了遷就價格,低音炮和低音功放往往只是勉強夠用,當前聲場的聲壓上來了,低音炮就跟不上去了。我的做法更容易使低音和前聲場的中低音銜合,更容易產生豐滿的低音)
第二步:
如圖所示,假如CHANNEL-1/2是接前車門喇叭(前聲場),CHANNEL-3/4 接后門喇叭(后聲場),那么我們先將CHANNEL-1/2的GAIN扭大,直到聲音很大,或者說你可以接受的最大聲音即可,接下來我們將主機的音量關小,放入一張人聲碟或低頻強勁一些的碟片,再將主機音量慢慢開大,直到比你正常聽音稍大為止,好了,這時你該仔細的聽聽,人聲是否清晰?會不會有鼻音?或者聲音偏蒙?(這個聽,其實也是不拆車門檢驗隔音減震質量好壞的方法之一,假如聲音清晰沒有鼻音,或者低頻出來彈性很好,沒有尾隨的“嗡嗡”聲,低頻一下一下不發蒙,那恭喜你,你的前門隔音減震安裝基本滿分了,在這種狀態下,你的前門中低音將會發揮最佳的狀態,假如改裝店在隔音減震的環節上收了你很多錢,那么這個時候,你該給施工的師傅遞上一口煙,假如收的你很便宜的話,那趕快請師傅吃飯吧)
2011-7-29 15:56 上傳下載附件 (29.1 KB)
第三步:
呵呵,在現在吃快餐式的安裝中,第二步出現的幾率不高,我們講講實際一些的情況,通常,主機音量加大的情況下,都會出現人聲有鼻音,就像感冒一樣,或者感覺發音不清楚,有低頻發出的時候會有“嗡嗡”的尾音,這些狀況就是所謂的共振發聲影響聲音的清晰度。共振會抵消很多聲音的細節,將聲音的低頻拖慢,將你價值5W的音響器材變成1W的聲音。
那有什么辦法能消除共振呢?隔音減震是一種手段,另外我們可以通過主機或功放上的CROSSOVER(截止頻率)來減低這種發聲的幾率,我們再來看圖,你可以嘗試將FILTER(濾波器設定)撥到HP(高通)位置,CROSSOVER(截止頻率)的旋鈕扭到60HZ70HZ80HZ90HZ甚至是100HZ,FILTER(濾波器設定)和CROSSOVER(截止頻率)是組合在一起使用的,FILTER(濾波器設定)只有在LP或者HP的狀態下,CROSSOVER(截止頻率)的調整才會有效果,在聲音不清晰的情況下,我們嘗試旋轉CROSSOVER(截止頻率),看看扭到那個位置人聲的鼻音就消失或者低頻沒有了“嗡嗡”聲,假如在60~70HZ附近,那么,恭喜你,隔音減震還是做得不錯,趕快遞口煙上去吧,假如在80~90HZ附近,但店家收得你便宜,不妨和施工人員討論一下,看看還有沒改進的可能性。如果在100~120HZ附近才沒有鼻音和嗡嗡聲而店家又收得你貴的話,那么你大可將你的語言天分盡情發揮,施展國罵了,如果很便宜的話,那。。。。。。算了吧,誰叫你貪便宜呢。
解釋一下HP(高通)的意思:假如FILTER(濾波器設定)在HP,CROSSOVER(截止頻率)扭到70HZ,那代表70HZ以下的低頻將被濾除,70HZ以下的低音不能輸出到喇叭上去。
LP(低通)的意思:假如FILTER(濾波器設定)在LP,CROSSOVER(截止頻率)扭到70HZ,那代表70HZ以上的頻率將被濾除,70HZ以上的頻率不能輸出到喇叭上去。LP通常應用在低音炮上。
2011-7-29 15:56 上傳下載附件 (29.1 KB)
第四步:
接下來就是調整后聲場了,無論前聲場是在什么狀態,后聲場都要設置在HP狀態,CROSSOVER(截止頻率)扭到150HZ附近,這時,將主機音量扭大,在正常偏大的音量下,將功放推后聲場的GAIN扭大,就是圖示CHANNEL-3/4,在前座位“感覺”到后聲場有聲音出就是正確的,聽得到的話就代表聲音過大了。
第五步:
低音的調整是汽車音響的一個關鍵,調整得好將使聲音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調試低音最好找個朋友幫忙,一個在車內聽,一個在后面調)。
在前四步調試完成后,將推低音的功放FILTER(濾波器設定)撥到LP(低通)位置,CROSSOVER(截止頻率)扭到最低,再將GAIN扭到前聲場的一半或3/4的位置,接著將主機音量扭到正常偏大的位置,放入一張低頻強勁一些碟,假如低音很多或低音發蒙的話,那就是GAIN過高了,趕快把低音的GAIN調低點,GAIN正常的話你會感到并沒有什么低音出來,這時,在車后的幫忙者將CROSSOVER(截止頻率)慢慢扭大,在車內的聽感是:低音慢慢出來,但是低音是在身后響而且聲音發悶發蒙,隨著CROSSOVER(截止頻率)的調大,低音將逐漸加強、變硬、量感變大,而且低頻會慢慢向前移,CROSSOVER(截止頻率)扭到某一點的時候,你會突然感覺低音和前聲場的低頻結合在一起了,低頻不再從后面發出了,而是和前門的喇叭整合在一起,從前面發出了,這個點就是低音喇叭和前門的銜接頻率(低音的GAIN必須和CROSSOVER(截止頻率)一起調整,切記,這點很重要,也是汽車音響最難調試的部分),正確的低音應該是:感覺和前門喇叭一起發出,從前門傳過來,低頻量感不多不少,到此,整個調試就告一段落,可以安下心來靜靜的聽音樂了,并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口味做細調,直到滿意為止。
汽車音響改裝入門教程
前臺拿到施工單確認需要安裝的器材型號、數量,安裝器材所需要的安裝附件、匹配的線材,確定功放安裝位置、音響布線走向、確認布線需要拆裝的部件、車門的拆裝方式、音響主機拆裝方式等。準備好所需材料并確認分工合作人員和方式。用膠盆裝好車上的物品分類保管。貴重物品直接叫車住保管好。 安裝前的車況檢查 : 安裝前應對汽車基本情況進行必要的檢查: 1、 對汽車外觀進行檢查和記錄。項目包括汽車表面車漆、玻璃、防爆膜、真皮座椅內飾等。 2、 著車檢查儀表燈有沒故障燈、空調、門玻璃升降功能、音響主機、及其它電控功能操作是否正常等。 3、 把汽車外觀用護套保護好、套好座椅保護套,方向盤套,再用大毛巾把中間排擋以及儀表臺做好保護以防刮花 4、 檢查完成后關閉汽車電源,鑰匙拔除保證在車外由專人保管。 5、 以上檢查如有異常應當場與車主一同確認。 全車隔音標準: 全車隔音包括 四門、底盤、葉子板、發動機蓋、尾箱、尾箱蓋。 1、門板:拆下門板清除門內臟污、油污和殘膠,如不干凈,減振材料不易粘貼,并容易脫落,用預處理劑涂將要粘貼的表面做減振前預處理。貼上減震板(鋁膜),外面按相應形狀再加一層最后鋪上音棉。 2、底盤:把座椅,中間扶手、卸下地毯取出,同樣清除臟污,順序的貼上減震板(鋁膜)。 3、葉子板:用千斤頂把車輪頂起卸下泥擋,清除干凈,伸手就可以把減震板(鋁膜)貼上去了。 4、發動機蓋:打開發動機蓋把擋板拆下,清除干凈,見凹槽位貼上減震板(鋁膜)。 5、尾箱、尾箱蓋:把內飾拆下,清除干凈,按順序貼上減震板(鋁膜)。 車門喇叭的更換和安裝: (1)施工前準備好所需要的工具必須用膠盆裝好, 施工中工具、螺絲絕不允許放地方統一放置膠盆以防丟掉也方便施工。 (2) 拆卸固定車門的螺絲,從門板下的右角開始用專用撬刀拆開門板。拆下的車門板放到專用門板架保管。 (3)確認喇叭安裝位置,原車高音有安裝位的可原位安裝,用熱熔膠固定好高音。如無原裝位須咨詢車主高音的安裝方式和位置方可開孔安裝。根據高音喇叭安裝位置確定高音接線的布線方式。 (4) 中低音喇叭采用原位安裝。測量原車中低音喇叭座的高度,確認需安裝喇叭墊圈的厚度。喇叭墊圈要墊5厘隔音棉,然后安裝喇叭墊。各螺釘長度必須合適、墊圈安裝必須牢固。如用木墊必須用502或乳膠滲透做防水作用,喇叭接線可采取焊接或接插件再用熱縮管套住防止松動。 (5)分音器的安裝及接線:分音器如果安裝門上最好上螺絲車門經常開關所以要牢固,裝在車內也要用扎帶或熱熔膠固定好,安裝位置遠離大電源以防干擾。線頭采用錫焊以防時間長而斷,再用蛇皮網套上熱縮管封口(紅+,黑-),然后相應接上分音器。 (6)車的門板內按相應形狀鋪上吸音棉,檢查好沒問題方可裝上門板。 功放安裝及布線: (1)電源線必須從電池接入,在發動機艙進入駕駛艙的線束膠噻選取進線,穿線后一定保持密封,發動機機艙內的電源線必須增加波浪管作防護,保險座固定在明顯的地方。駕駛室內的電源線必須跟音頻信號線分開布線以防受到電流干擾。接地線應盡量短為宜找大螺絲固定或焊鐵上,喇叭線套好蛇皮網從分音器布到功放。 (2)音頻信號線,拆出音響主機,做好防護措施,防止在接主機線過程中刮花儀表面板。需接的線有從音響主機輸出的4組喇叭輸出線、分別接到高轉低相應的4組喇叭輸入端、高轉低輸出的功放控制線和轉換后的低電平信號通過音頻信號線連接到功放。 (3)功放確保位置可以選擇安裝前座椅下面固定穩固及方便調試位置,也可以安裝在后尾箱選擇方便位置,接線前確保喇叭線都不存在搭鐵的情況下,線頭采用錫焊用熱縮管(紅+,黑-)封口,按說明書正確連接好功放,線路要整齊、美觀、安全。 檢測與調試 1、安裝電源保險絲通電調試,首先測量12V電源線、地線和功放控制線、指示燈后進入調試。將功放調到直通狀態,音量大小放到1/3大小位置。 2、啟動汽車,把主機音量扭至最1—5,逐漸加大油門使發動機轉速到3000-4000轉,看喇叭是否有跟隨發動機轉速而改變的外來信號干擾噪音。如正常無干擾噪音,把主機聲音調10—15試下四門喇叭是否正常發聲,然后調聲道左右、前后,調整輸入信號插頭保證4門聲音位置正確。 3、用相位測試儀測試相位,保證4聲道高、低音喇叭相位一致,然后把聲音調到最佳效果。 4、整理線束安裝好音響主機和功放。安裝調試完成。 5、檢查車上有沒遺留工具,清理、清潔駕駛室及內飾,把車主原車的物品放回車上,交車。
關于汽車音響教學和汽車音響改裝教學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