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見財經
“清廉浙江”2月6日發布消息稱,浙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沈仁康目前正在接受調查。
|1|
沈仁康被查早有先兆。
早前有媒體報道稱,浙商銀行原一把手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2月1日左右,浙商銀行內部小范圍通報了沈仁康被查的消息。
此外,去年1月11日,浙商銀行公告稱,免去沈仁康浙商銀行黨委書記、委員職務,不再擔任浙商銀行董事長、董事職務。
當時沈仁康剛滿59歲,距離60歲退休年齡只有一年時間,突遭換任,頗顯得不同尋常。
除了沈仁康,浙商銀行這些年還有多位高管被查,比如上海分行行長顧清良、深圳分行行長鄒建旭、前任董秘張淑卿、資本市場部副總經理鄒建旭等。
針對沈仁康被查一事,浙商銀行2月6日回應稱:“我行原董事長沈仁康已卸任一年多,其接受審查調查對我行經營沒有影響。”
|2|
沈仁康為什么被查?官方通報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
有分析指出,沈仁康或與浙銀資本、浙商產融等案件有關。此前,浙商銀行和浙商產融多名高管被查,包括浙商銀行原副行長張長弓、浙商產融原副總裁徐兵等。
張長弓曾是浙銀資本法人代表、董事長兼總經理。浙商銀行通過浙銀資本,繞開《商業銀行法》的“銀行資金不能入市”等規定,做了很多投行業務。
據21財經2015年12月22日報道,浙銀資本和“寶能系”關聯方浙商寶能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通過有限合伙形式成立深圳市浙商寶能產業投資合伙企業,并在2015年11月時耗資200億元入股寶能系旗下公司鉅盛華,成為“寶能系”舉牌萬科A股的重要資金來源。
后來,浙商銀行回應稱,該行與萬科、寶能都有正常的業務合作,該行理財資金投資認購華福證券資管計劃132.9億元作為優先方,僅用于鉅盛華整合收購非上市金融股權,不可用于股票二級市場投資,也不作為其他資管計劃的劣后資金。
|3|
公開信息顯示,沈仁康出生于1963年1月,2014年出任浙商銀行黨委委員,書記前,一直從政,他上任后,浙商銀行的資產規模快速擴張。
2013年,浙商銀行總資產僅有4881.17億,2015年就達到10316.5億,2021年底,浙商銀行總資產達到22867.23億。
資產規模快速擴張,也埋下了不良資產風險隱患。
2021年8月,康美藥業專門設立了債委會處理債務事宜,浙商銀行深圳分行、揭陽分行均在債委會文件名單之列,浙商銀行直接申報的債權近19億元。
2018年以來,新光控股、銀億股份等浙江民營企業相繼出現債務違約、質押危機等情況,浙商銀行也被牽涉其中。新光控股爆雷事件中,浙商銀行申報貸款+股票質押+持有債券的總金額為23.21億元。
浙商銀行還身陷千億校企北大方正的債券違約中。2019年12月,北大方正出現債券違約,后被北京銀行申請破產重整,浙商銀行借給該公司20億元。為了討債,浙商銀行2020年6月將北大方正告上法庭。
此外,浙商銀行還踩過樂視控股、安信信托等。
這些年,浙商銀行的不良率呈上升態勢,財報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浙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2%、1.37%、1.42%、1.53%。不過2022年上半年微降至1.49%。
2020年9月,銀保監會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浙商銀行因涉及不良資產虛假出表、轉讓理財資產違規提供回購承諾等三十一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1.01億,引發轟動。
盡管這些年貸款風險高,但并未引起浙商銀行重視。
今年1月初,浙商銀行南京分行因小微企業貸款貸后管理不到位被罰30萬元。此前不久,浙商銀行北京長虹橋支行剛因為貸款業務違規,收到北京銀保監局2023年的1號罰單,被罰50萬。
據央廣網統計,近一年來,浙商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已合計被銀保監系統罰款超過1500萬元。處罰集中在貸款業務相關的違法違規行為方面,包括貸款“三查”不到位、虛增貸款、挪用貸款、違規發放貸款處置不良資產、虛增小微資產池貸款等。
浙商銀行稱,堅決擁護浙江省紀委省監委對沈仁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決定,并將以此為誡、持續反思,不斷增強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定不移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沈仁康被查,會成為浙商銀行刮骨療傷的契機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