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心泉意
我剛創立泉果的時候,很多同行都說,看得出你們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因為在這個時期愿意選擇再創業,而且還選擇了資產管理這個領域。我是以自己再創業的行為,展現我對未來的信心。
——王國斌?2023年3月演講
《招商銀行私人銀行投資策略報告會》
2023年3月3日,泉果基金創始人王國斌在招商銀行私人銀行2023年投資策略報告會上發表了題為《投資新時代下的中國》主題演講。
他以當下最熱門的電視劇《狂飆》的臺詞“風浪越大魚越貴”引入,從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周期、差異化競爭的新格局,以及注冊制帶來的二級市場新機會為切入點,講述了中國資本市場面臨的時代性機遇,建議大家在“倒春寒”時節,抓住“春耕”的機會。
在演講結尾,他再次強調了那些可能被人忽視的中國優勢和投資機會。他舉例說,中國是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之一,只要中國存在競爭,大家就不應該失望。在穩定的社會環境下,這種充分的競爭是企業成長的強大驅動力。
他還提到了巴菲特致股東信中的一個比喻:“大概每十年,烏云總會遮住天空,經濟前景不明朗,這時股市也會驟降一場‘黃金雨’。當這種事情發生時,你必須扛著浴缸沖出去,而不是帶一把勺子。”
以下為演講實錄精選:
01
新時代中國:
風浪越大魚越貴?倒春寒時宜布局
我想先用三句話,說明對當前市場的看法:
第一句,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它源于電視劇《風起洛陽》中的一句臺詞。這句話說明,所有周期都有結束的時候。當前,很多過去的周期正在結束,而中國市場新的“高質量發展”的周期已經到來。
第二句,“早春寒料峭,春耕正當時”
這是我為這次演講最早擬定的標題,因為我在準備演講時,恰逢市場有一個下調階段。雖然早春偶爾會有”倒春寒“,但這正是“春耕”最為恰當的時期。
第三句,“風浪越大魚越貴”
這是當下風靡中國的電視劇《狂飆》里的一句臺詞,在當前這樣“倒春寒”時節,如果進行布局,收獲也會是最大的。
往長遠一點看,十四五的規劃會給中國資本市場帶來巨大的升值空間。我國今年的經濟增長規劃可能會在5%左右,各個省份都是卯足了勁,為實現增長目標在努力。所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可以預估未來幾年資本市場的市值增長。
截至2023 年 1 月 31 日,中國股票市場總市值是 84 萬億。僅按年化4%的GDP增速計算,截至2025年底,中國GDP總額會達到136萬億。
A股2022年底的證券化率是65%,是比較低的,即便按這個標準計算,A股市場總市值上漲空間也有5%。巴菲特在判斷一個市場有沒有泡沫時,他認為合理的證券化率是120%。現在美股2022年底證券化率到了145.7%,而且美股過去5年基本都維持在這個水平,按145.7%的證券化比例估算,A股市場總市值上漲空間有109%。
02
復蘇機大于危:
差異化競爭空間巨大
即使逆全球化過程仍在延續,產業鏈轉移的壓力也依然存在,但是,中國的優勢尚存。技術封鎖雖然給自主創新帶來壓力,但同時也帶來了動力,對中國本土企業來說,其實也帶來良好的市場環境。如果要謀求高質量發展,就必須轉型為差異化競爭,而差異化競爭的空間是巨大的。
目前市場面臨著“有危有機”的宏觀環境。
一. 消費
三年抗疫已成過去式,生產生活場景全面恢復。中國疫情結束之快是超過國際和國內的預期的。春節前很多人都認為疫情有可能延續到春節以后。實際在春節前,疫情已經幾乎銷聲匿跡了。因此,生產生活場景的恢復也可能快于大家的預期。
二. 投資
房地產經歷了兩年的深入調整,目前在政策的支持下已經企穩,未來的房地產會進入一個競爭格局趨好的狀態,強者恒強,相比過去較分散的結構會變得更為集中。
三. 出口
目前大家看見的是出口斷崖式的下降,這是正常的,但接下來會反彈。我去年 7 月份去拜訪幾家出口企業,他們就告訴我,出口會持續下降到 4 月份,之后會反彈。原因在哪里?因為去年的疫情讓國外很多企業很恐慌,他們就開始搶庫存,在去年 7 月份時庫存全滿了,國外訂單就不斷減少。他們認為,這些庫存要到今年一季度才能消化完,之后出口才會反彈。
我老家是浙江義烏的,現在那里酒店已經被外商住滿了。這些外國買家在 3 年之后,終于又能來線下采購了。這是一個信號,所以我認為出口接下來也會反彈,大家的信心也會進一步恢復。
四. 流動性
流動性易松難緊,利率長期向下趨勢確認,未來幾年應該看不到利率的大幅上行。
整體上來說,宏觀環境看起來有危機,但是我覺得機會更多。
五. 城鎮化
從國內形勢看,我們的城鎮化率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戶籍的城鎮化。而且我們這城鎮化在進入一個新階段:京津冀、粵港澳、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人口資源進一步向都市圈集中。
下圖是中美的城鎮化率對比,參照國際經驗,中國城鎮化率仍有提升空間。
圖1. 美國城市化率預估(1790年-2050年)
圖2. 中國城市化率(1949年-2022年)
人口因素與經濟發展高度相關。對中國來說,增長的驅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城市化。因為只有通過城市化,經濟效率才能提高,貧困問題才能更好的解決。
六. 產業鏈
中國在2008年有大規模的“鐵公基”(指鐵路、公路、機場、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我曾經和專家討論過,如果這種規模的基建放在當前的經濟情況下,即使以之前2倍的成本都難以實現。所以如果越南或者其他國家,在現階段啟動類似“鐵公基”建設,成本要比我們 2008 年高得多。
過去幾十年的快速發展中,中國依靠完善的產業鏈、巨大的成本優勢、積極的響應速度,在通信、光伏、新能源等領域獲取了很大市場份額。
為什么現在其他國家、尤其日本特別擔心中國?因為雖然在傳統行業,中國很難跟那些有百年積累的國家去競爭。但在新的領域,大家起點相當的時候,中國是很有競爭力的。你看中國人做手機,做到了全球第一;做光伏,光伏 90% 以上的供應鏈在中國;做新能源,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的新能源車的出口大國。
所以過去幾年,總體上講,中國產業在價值鏈上是逐步向上延伸的,也充分分享了全球分工的碩果。
我認為,在新形勢下,逆全球化過程仍在延續,產業鏈轉移的壓力也依然存在,但中國的優勢尚存。技術封鎖雖然給自主創新帶來壓力,但同時也帶來了動力,對中國本土企業來說,其實也帶來良好的市場環境。
過去幾十年,中國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同質化競爭。如果要謀求高質量發展,就必須轉型為差異化競爭,而差異化競爭的空間是巨大的。
我最近還在順德拜會了何享健先生,他在1984 年就提出了差異化競爭的口號:“不與國內同行爭天下,走出國門闖市場”。這些企業能夠走到今天,跟當年就堅持的這種理念和戰略密不可分。
差異化對企業非常重要,因為首先它發展空間巨大,而且競爭的主動權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差異化競爭,我們在估值上會給它打20%-30%的折扣。
03
A股市場演變:
注冊制讓投資人分享企業成長碩果
全面注冊制時代來臨。
核準制下,上市的企業已經進入了成熟期。而注冊制下,很多成長期企業也能進入二級市場,我們就有機會和他們同行,享受成長的碩果。
簡單總結一點,注冊制能讓二級市場投資人更多地享受企業成長期的碩果。
像下面這張圖所展示的,核準制下,很多企業在上市時已經進入成熟期,這時二級市場投資者才能參與投資。如果企業沒能走出第二曲線,投資者有可能買在企業生命周期的高點。而在注冊制下,很多處于成長期的企業也能夠進入二級市場,我們投資者就有機會和這些企業同行,享受它們成長的碩果。
圖3. 注冊制與核準制對比
二級市場在享受企業更完整的成長期的同時,也將面對注冊制對于市場運行的更深的影響。
首先,A股上市熱潮仍在持續中。截至2023年2月24日,A股各板塊在審企業已有681家。這其中上交所281家(主板161家、科創板120家),深交所337家(主板113家、創業板224家),北交所63家。
圖4. A股市場各板塊IPO申報數量(截至2023年2月24日)
另一方面,要理解市場的資金供需關系。
2022年IPO發行金額加上定增金額總共 13000 億,2022年解禁的大小非有48000億,2023年預計還有46000億元,而去年發行的股票型加混合型的公募基金只有4300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市場過去一直起不來,很大程度是資金供求關系的失衡,這種狀況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有所改善。但大家不要擔心,很多從市場流出的錢,可能過段時間還會回流。
04
微觀生命力:
只要中國存在競爭?你就不應該失望
最后,我引用歐陽修的《浪淘沙》與大家共勉。“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
投資者要和東風同行,就會很從容。
首先,什么是中國具有的優勢和投資機會?
1. 全球最多的工程師供給
2. 全世界目前最豐富和多樣性的消費市場
3. 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之一
4. 超過美日總和的制造業和完善的供應鏈基礎體系
5. 進行中的深度城市化和超級城市集群
6. AI、5G、機器人、大數據、云技術等生產力驅動工具
7. 越來越多的新一代企業家開始涌現
比如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之一。我經常說,“只要中國存在競爭,你就不應該失望”。在穩定的社會環境下,這種充分的競爭是企業成長的強大驅動力。
中國在創新上其實是暗潮涌動的。我們看三組數字:
? 2021年,全球專利申請數量340萬件,其中,中國有158.5萬件,美國有59.1萬件。雖然我們的很多專利可能在質量上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但在總量上能做到這么大,讓所有人震驚。
??中國脫碳論文數在2011至2020年間,占到了世界總量的1/4,數量大大超越美國,當然可能質量和美國還有一些差距。
??核聚變專利競爭力,中國第一,美國第二。
這類暗潮涌動的創新很容易被大家忽略。據媒體公開數據,2022年,4月和5月整個上海新注冊的公司大概有1.7萬家,但是一到 6 月就幾乎翻倍了,6月單月新增企業就有3.5萬多家。去年上半年,上海共新增了14萬家新企業。中國人的創業動能不是沒有,只是它還小,可能沒被大家看見。
另一方面,很多企業都已經很清晰地意識到,要從成本競爭全面走向差異化競爭,而且是既做到差異化,還能維持低成本。有了這兩點,市場會歡迎的,我們不用太擔心中國整個供應鏈走不出國門。
投資方向上,我們選擇的關注點始終是生產力以及生產關系的進步。
圖5. 投資方向:生產力及生產關系的進步
我們會關心一個企業的生產關系好不好,像股權激勵,公司治理都很重要。現在國資委已經出來了很多文件,企業的生產關系發生了很大改善。
在過去三年真正存活下來的龍頭企業,其實活得越來越好了。還有國企混改,以及科技創新,像我剛才提到的科技創新在暗潮涌動,已經有不少企業真的能夠做到國產替代。這條路還很長,但是我們中國的企業有信心和底氣。
一. 醫療和大健康
其他不說,最重要一點是,我國老齡化的趨勢和特征比較明顯。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測算,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研究表明,60 歲以后的醫療支出是 60 歲以前的 10 倍。你可以想想整個醫療大健康的整體的市場空間有多大,當然具體到投資標的,仍然是需要自下而上地去選擇。
二. 大消費
主要趨勢在:國潮崛起、消費分級、渠道下沉和科技賦能。
三. 信創產業
去年9月底下發的79號文要求所有央企和地方國企落實信創全替代。
另外,從信創產業整體市場來看,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信創產業整體市場規模6886.3億元,近五年復合增速達到35.7%,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
我舉個例子,如果大家看【泉果視點】,我邀請IBM原大中華區全球信息科技服務部的總經理來給我們分享,他還曾在SAP和惠普等多家知名IT企業擔任要職。他非常了解亞太市場,他認為中國IT行業國產替代的技術趨勢可能跟日本類似,現在日本前十大IT服務公司基本都是日本本土的公司,因為日本多年前就施行了“國產替代”政策。因此,未來中國本土的前十大軟件公司可能也會發生類似的變化,會有更多的本土企業上榜。
另外一個例子是信息安全領域,美國在這個領域有 1000 多家公司,中國現在才剛起步。但在數字化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對安全要求極高,整體上對中國國內的企業來說,空間也是巨大的。
四. TMT
主要關注的方向包括:
五. 先進制造
過去疫情 3 年,正因為中美脫鉤,促使大量企業在國產替代、自主創新方面取得非常大的進步。而且這個進步是有復利效應的,它起步時會很艱難,但一旦邁出第一步,后面的增長速度就會特別快。最近我跑了一個企業,它技術上取得突破后,今年能生產20套設備,明后年就能做200套,這就是復利增長的開始。
最后,我做個簡單的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避免可能會犯的錯誤。
第一,不要放棄股票市場。
不要被噪音左右。不要讓悲觀和恐懼主導你的投資決策過程。
第二,不要把賭注壓在市場整體的表現上。
2023年,個股表現仍將日趨分化,而非同進共退。因此,要想在股市賺錢,投資者必須在個股選擇上精益求精。
第三,不要過分看重大環境的不確定性。
高品質的上市公司是有能力應對疫情或國際局勢變動帶來的挑戰。投資者要致力于發現這類公司,而不是試圖去預測不可捉摸的大環境變化。不要讓輿論來告訴你如何處理你的投資組合。
巴菲特《2017年致股東的信》有一句話:“大概每十年,烏云總會遮住天空,經濟前景不明朗,這時股市也會驟降一場‘黃金雨’。當這種事情發生時,你必須扛著浴缸沖出去,而不是帶一把勺子。”
在現在這個時點,從概率上看,市場向上的空間一定是比向下的空間大的。
我剛創立泉果的時候,很多同行都說,看得出你們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因為在這個時期愿意選擇再創業,而且還選擇了資產管理這個領域。我是以自己再創業的行為,展現我對未來的信心。
圖6. 相信中國會更好
我特別喜歡蘭小歡教授在《置身事內》一書結尾時,一段關于“相信中國會更好”的表述。我曾經特別邀請他在我們泉果基金做過內部分享。
在這里,我把這段話分享出來與大家共勉:
雖然見過的問題和麻煩可以再寫幾本書,但經歷和見聞讓我對中國悲觀不起來。
我可以用很多理論來分析和闡述這種樂觀,但從根本上講,我的樂觀并不需要這些頭頭是道的邏輯支撐,它就是一種樸素的信念:相信中國會更好。
這份樂觀的信念,不是源于學術訓練,而是源于中國的文化和歷史,源于司馬遷、杜甫、蘇軾,源于“一條大河波浪寬”,源于對中國人勤奮實干的欽佩。它影響著每一位中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和處理信息的方式。
最后,用歐陽修《浪淘沙》中的兩句詞,結束今天的演講。
圖7. 與泉果同行
第一句,“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 希望投資者和東風同行,因為這樣就會很從容。
第二句,《浪淘沙》的結尾“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希望我們到明年,仍然相伴,待花盛開。
篇尾彩蛋
《春牛圖》
藝術家:李可染
李可染畫牛是一絕,且極富生活情趣,或行、或臥、或鳧于水中;牛背上,稚氣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觀山,或引吭,或競渡。寥寥數筆,便勾出一幅質樸而生機盎然的田園春景。
此幅《春牛圖》是李可染高峰期的創作,可稱為是出神入化的力作。
畫面上可見疏放恬淡、順逆交錯的老樹、側頭欲歌的小牧童還有純良的水牛。從容的筆觸借助視覺、聽覺通感,奏出音樂般歡快的韻律。在充滿希望的春季里,為人們帶來新鮮的、撩動心弦的驚喜,也帶來純樸的、高尚之美的趣味。
法律聲明
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不代表泉果基金的任何意見或建議,不構成泉果基金對未來的預測,所載信息僅供一般參考。前瞻性陳述具有不確定性風險,泉果基金不對任何依賴于本資料而采取的行為所導致的任何后果承擔責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