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亞布力企業家論壇CEF
第一天
4月6日美東時間晚22:00,再次來到美國,感覺有點不一樣。首先,我們是從廣州起飛,因為北京到紐約沒有直航,另外,這次多飛了4個小時,最后經過漫長的15個小時到了紐約。
哈佛中國論壇和以往也有很大區別,這次沒有了科技論壇,可能是因為中美關于科技問題的摩擦越來越嚴重。不過,從籌備來美國參加哈佛中國論壇開始,我們就深深感受到,哈佛大學的教授、同學們歡迎亞布力論壇代表團的迫切心情。大家的想法相同,都認為加強雙方的交流和溝通,才是解決問題最根本的辦法。三年疫情讓我們失去了很多溝通和交流的機會,只能偶爾通過視頻來緩解大家迫切想交流的心情。
來美國之前,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國內順利舉辦,很多來自全世界包括美國在內的企業家到達了北京。亞布力論壇借此機會給黑石集團創始人蘇世民先生及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先生分別舉行了座談會,他們感到非常愉快,坦誠地向中國企業家談了對中美經貿關系的看法。這些看法有樂觀,也有悲觀,但都包含了一個明確的共識,即中美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決心解決雙方的問題,這不僅需要政治家的決定和智慧,也需要民間的聲音,特別需要企業家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來推動民間經貿往來,這是中美關系的壓艙石。
此次來到美國,我們又登上了從紐約開往波士頓的中巴車,13年來,這條路我走了11次。相同的路途有著不同的感受,每次組織和參與中美商業領袖圓桌會議都能獲得非常不同的感覺。
張躍、田源、陳東升、毛振華(2009年)
中美商業領袖圓桌會議始于2009年,那時亞布力論壇企業家第一次到波士頓參加哈佛中國論壇,我也第一次在哈佛中國論壇上主持關于“九二派”的討論。亞布力論壇理事長陳東升,亞布力論壇創始人、主席田源,中誠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毛振華以及當時亞布力論壇輪值主席、遠大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躍參加了那次討論。
?。?013年)
彭博創始人邁克爾·布隆伯格(2019年)
從那以后,亞布力論壇每年都會在紐約召開中美領袖圓桌會議,直至2020年疫情暴發才終止線下會議。
回到此次行程。在開完中美商業領袖圓桌會議后,我們繼續參加哈佛中國論壇。
哈佛中國論壇的創始人是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他畢業于哈佛大學醫學院。他和他的好朋友,也就是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李波博士一起創建了哈佛中國論壇。如今,在亞布力論壇的支持下,哈佛中國論壇已經成為整個北美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學生組織。
訪問美國企業研究所(2010年)
經過多年努力,亞布力論壇在美國的活動逐步擴展到了很多城市。我們訪問了華盛頓所有重要的智庫,包括美國企業研究所(AEI),也曾邀請這個美國最保守的智庫總裁參加過亞布力論壇。除此以外,我們還邀請過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柯偉林教授到亞布力論壇年會上發表演講。據說這促成了王石在60歲時游學哈佛。我們也曾多次訪問硅谷當時最熱門的科技公司,包括特斯拉、Dropbox、Airbnb、Google、UBER、EverNote,等等。當然,還包括很多生物制藥及人工智能企業,大概和超過50家相關企業的創始人進行了深入交流。
斯坦福大學研討會(2016年)
除了哈佛大學,亞布力論壇還訪問了耶魯大學、紐約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曾經,在去波士頓的路上專門訪問耶魯大學時,耶魯大學的校長和教授接待了我們,令他們詫異的是,這群中國最有名的企業家為什么去哈佛參加學生組織活動,而很多次經過耶魯大學卻不入。
在硅谷參加聯想創新年會(2016年)
亞布力論壇第一次訪問硅谷是由沈南鵬主席組織安排,我還記得那次去Google訪問時見到了Google地球的負責人。多年以來,亞布力論壇訪問硅谷分別得到了田溯寧理事、楊元慶主席、閻焱董事長、王維嘉理事的大力支持。亞布力論壇在硅谷走訪了50多家科技和創新公司,接觸了兩位著名教授,一位是研究超導的沈志勛教授,另外一位是發現了“上帝粒子”的張首晟教授,如今,張教授已經去世。我們還在硅谷參加過聯想創新年會,從那之后我了解到,聯想不僅是一個制造企業,更是一個全球性科技公司。
除了上面提到的經歷,還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比如,當時我們去EverNote(印象筆記)訪問,大家都搶購這個公司生產的錢包、斜挎包等副產品,而現在,這些產品已不再生產了;我們還認識了領英創始人里德·霍夫曼,第一次見面時,他體重有300斤,而第二次再見面時,他只有170斤了;在訪問俄亥俄州的首府哥倫布時,我們只去了代表保險、鋼鐵、快運、零售等產業的八位企業家,但當時在歡迎酒會上,居然有兩百位當地的企業家和專業人士前來歡迎;最后幾年舉辦的中美商業領袖圓桌會議得到了郭廣昌董事長的支持,因為后來所有的活動都是在復星收購的曼哈頓1號的頂層舉辦。
在此刻回憶過去,感慨無限:過去的一切都過去了,但我相信很多美好的事可以重新再來。
第二天
經過長途旅行,我們終于來到了目的地——位于波士頓的哈佛大學。
我再一次見到了那個非常熟悉的Charles酒店,三年過去了,它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波士頓有兩所著名大學,同行的朋友問我:“波士頓相當于中國的哪里?”我沒有回答上來。因為,國內同時擁有兩所世界知名大學的城市只有北京和上海,而北京和上海的人口、經濟遠比波士頓的體量大。波士頓在美國最多只是中等城市,可它因為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而聞名,當然,還有被人熟知的波士頓馬拉松賽,這是專業級的馬拉松賽。?
波士頓的天氣很冷,但是這里的人非常熱情,特別是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的朋友。4月7日美東時間16:30,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舉行了一場內部會議,研究中心的四位主任均參加,他們都是研究中國歷史的專家,無論是黑眼睛還是藍眼睛,他們的中文都講得非常好。四位教授都表達了一個觀點,就是,無論中美關系怎么樣,民間的交流都至關重要。特別是要主動了解彼此真實的看法和真實的價值觀,而不是被動接受被媒體放大的內容。同時,教授們也一致認為,美國精英對中國的了解遠遠落后于中國精英對美國的了解。
2012年,亞布力論壇書籍《九二派》記錄了陳東升、田源、毛振華、馮侖等人在鄧小平南方講話之后,紛紛由體制內轉向體制外的創業故事。這次來到波士頓,我們專門將這本書翻譯成英文版,將其作為禮物送給教授和嘉賓,希望他們以此了解中國的創業者。?
在波士頓,我還見到了很久未見的丁健主席和曾強理事,他們也是亞布力論壇參與此次活動的唯二理事,當然,還有10余位亞布力論壇會員。雖然來的企業家不多,但這代表了亞布力論壇重返哈佛中國論壇,非常具有歷史意義。
在本屆哈佛論壇上,中美關系自然是大家的關注點,同時,科技、俄烏戰爭、人工智能等都是這次論壇的熱點話題。與會人員關于中美關系的未來給予了極高期望,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對此表示無奈。不過,大家的共識還是主要集中在“多溝通、交流,到對方國家多走多看,有生活更有發言權”上。論壇最后,AI成了“背鍋”對象。一部分人認為,如果Ai覺醒開始攻擊人類,中美勢必聯合起來對抗非人類物種;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如果現場發言講錯了,一定是ChatGPT寫的文稿,如果很精彩,那一定是出自自己之手。
會議期間,創業者活力滿滿。年輕人都在討論自己的商業模式和投資計劃,這讓人感到未來的力量。我相信,現在人們解決不了的事情,一定會由未來的人們解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