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友頭條-車友號-EV世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統計數據顯示,僅2018年前10個月新能源車事故率排名新能源車事故率排名,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就超過40起。這些起火事故究竟是產品缺陷導致,還是不可控的意外因素導致?是否有辦法防范?
中國科技大學教授、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孫金華,在2019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接受EV世紀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的起火事故大多數都與動力電池熱失控相關,所以充分掌握動力電池的熱失控規律,把動力電池熱失控的發生率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是減少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的關鍵。
中國科技大學教授、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孫金華
據孫金華教授介紹,動力電池引發的起火事故,既有物理的作用,也有化學反應,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而且隨著目前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度越來越高,電池熱失控所引發火災強度也越來越高新能源車事故率排名,控制難度相應也越來越大。
所以,當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到達一定程度,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的發生率超出可控范圍后,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應暫緩應用到汽車上,否則后續發生不可控事故,再回頭進行“補課”成本太高,也會影響公眾對新能源汽車安全的信心。
2018年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發生的數量較多,一則因為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大幅增長,即使起火事故發生概率不變,我們也會看到起火事件增多。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作為新生事物,無論在生產端還是在使用端,我們對其火災事故的預防措施都相對不足。
1
從生產端看,目前我國電池生產企業有100多家,很多企業的產品質量也是良莠不齊。部分電池企業的產品安全性、技術指標等可能也就剛剛能達到國家的安全標準線,而一些企業的產品指標卻遠高于國家標準。所以,也不能簡單把起火事故歸咎于高比能量密度,雖然磷酸鐵鋰電池相對較安全,但也不能簡單認為三元鋰電池就不安全性,預防新能源汽車火災的關鍵還要把好電池品質關。
(文/車友號 EV世紀)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標簽: